苦楝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这两首小诗在白描中见色彩,笔尖饱蘸血汗, [复制链接]

1#
甲氧沙林片 http://news.39.net/bjzkhbzy/210831/9386472.html

查(渣)慎行(-),原名副琏,字夏重,一字懈余,号初白,辉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。廉熙举人,踢进士出身,官至翰林院编修。他早年从*西南,又遍游南北,凡地方风物、人民生活以及山川形势,多见于诗篇,后供奉内廷,脱离现实,诗风稍变。他的五七言古诗得力于苏轼,辞意婉转畅达,近体学陆游,运意灵活,属对自然,他的诗大抵以白描见长,不尚藻丽,通俗形象。著有《敬业堂诗集》等。他的古诗以(麻阳运船行)较有名,近体则以《村家四月词》妆有代表性。

查慎行

《村家四月词》这一组诗共十首,写的是作者旧历四月在农村的见闻和感想。这里选的第一首原列第四,写蚕农在丰收之年还被迫过早出卖蚕丝的痛苦心情。第二首原列第十,是写海边农民以人力代牛耕的艰辛情景。诗中语言通俗,明白如话,然而却有诗的形象,诗的韵味,平淡中见奇巧。

《村家四月词》(选二)其一小满初过上簇迟,落山肥茧白如脂。费他三幼占风色,二月前头早卖丝。其二野老篱边独一家,卧闻隔竹响缫车。开窗自起看风雨,日在墙东苦楝花。——查慎行

第一首“落山肥茧白于脂”中那“肥”字,写出了“茧”的形状,“白”则写出颜色,再加上个“白于脂”的比较,就更形象了。这标志着蚕茧的丰收。这丰收饱含着蚕农多少血汗啊!然而,“费他三幼占风色,二月前头早卖丝“劳动果实还未成熟,就早已成他人囊中之物了。是被谁夺走的呢?往后的生活怎么办?等等,作者没说。

蚕农

然而,那种眼巴巴看着自己劳动果实被夺走、而且是被迫亲自奉送别人的痛苦、愤怒,夹着忧虑,则已流露于字里行间。在此,我们不禁想起聂爽中的《伤田家》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朱新谷,医得眼前疮,别却心头肉”,想起白居易的《社陵叟》:“剥我身上帛,夺我口中粟”。其所反映的现实,不是很相近么?

但这里写的还不是一般年景,而是“肥茧白于脂”的丰年啊!丰收,本应给劳动者带来喜悦,可结果还是要“早卖丝”,一场欢喜一场空。这是对统治者强征暴敛的有力控诉。末句写出了蚕农的痛苦,点出了主题,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余地,可谓言浅意深。

再看第二首。“山妻赤脚子蓬头”,真再通俗不过,也形象不过了。赤脚蓬头这个形象,可以说是穷困、劳苦、忙碌的结合体。穷,无条件打扮,苦,无心情打扮;忙,无时间打扮。接下一句:“从此劳劳直过秋”,“劳劳”,叠字为词,极状长年累月的辛勤劳苦。“海角为农知更苦”一语,则直点出苦来了,可谓全篇诗眼。

全诗表现的正是这个“苦”字。“更”字有比较之意,是“海角”同内地比。为什么更苦?末句就点出来了:“合家筋力替耕牛”。合家,当然包括男女老幼;劳动,当然包括犁耙运输种种。其劳动强度、辛苦程度,可想而知,怎能不“赤脚”“蓬头”?这“替耕牛”的劳作,当比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士”(车绅《纲农》更苦更累!总之,这两首小诗在白描中见色彩,在平淡中见奇巧,语言通俗而形象鲜明,笔尖饱蘸血汗,字底洋溢激情,因此颇为感人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